风险类别: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用人单位属于“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中的“汽车修理与维护”行业,对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中的“汽车修理与维护”行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建议: (1)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2)应针对漆料溅入眼内引起化学性眼炎或灼伤配备洗眼液,在车间洗手池水龙头旁醒目位置张贴应急标识;对应急救援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制定突发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并将演练方案、资料、总结等内容归入档案保存。 (3)职业健康监护方面:应制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和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根据本次检测评价,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组织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的形式如实告知员工本人,签字确认。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员工应当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员工,应当进行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4)调漆间更换大功率灯管,使调漆间操作位(0.75水平面)照明达到300lX。 (5)职业卫生管理方面: ①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配备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并有相关证明文件。 ②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警示标识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与维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制与更换、职业健康体检等,并按照计划实施,年底对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③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制定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外包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等。 ④对劳动者进行合同告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在车间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本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钣金区显著位置设置“必须戴口罩”、“必须戴护耳器”、“注意通风”、“当心弧光”,中涂间门口设置“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当心中毒”相关警示标识。 ⑤主要负责人应进行培训上岗,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教育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留有培训课件、签到表、考核试卷和影像资料存档。 ⑥制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并针对化学品中毒或皮肤及眼灼伤、电焊弧光急性灼伤制定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并将演练方案、资料、总结等内容档案保存。 ⑦应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⑧制定年度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经费包含人员及机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职业病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与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卫生培训、工伤保险。 ⑨本评价项目完成后向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