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地下水开发正由浅而深、从点到面,开采层不断加深,开采范围不断扩大。这种对于地下水的不合理超量开采,被水文地质学界称为“掠夺式开采”。近年来,超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现象,给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超采,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弱透水层和含水层孔隙水位压力降低,黏性土层孔隙水被挤出,使黏性土产生压密变形,从而引起地面沉降。 目前,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其中天津塘沽的沉降量达到3.1米。此外,西安、大同、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的地面沉降同时伴有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而在河北、山东、云南、广东、海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地裂缝发生。 2006年10月9--1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办,地质调查局、IAH 委员会承办的第34届水文地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继刚刚在北京结束的水协大会(IWA)的又一次水界盛会,也是在1988年在桂林市成功举办第21届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举办水文地质大会,由此也反映出的水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的关注,的水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问题。 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正值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成立五十周年,来自全各地的水文地质机构、学者超过了200人,各水文地质单位代表300余人,成为IAH历届规模大的一次盛会。 2006年第34届水文地质大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 围绕大会主题,在为期五天会议上分为九个专题展开研讨。 1、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3、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与趋势(如干旱地区、大型平原和盆地、岩溶地区、黄土地区、海岸带、基岩地下水和变化的地下水系统响应等); 4、含水层修复、涵养与地下水生态功能; 5、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地下水; 6、地下水水质安全与水污染修复; 7、特殊类型地下水(地热、矿泉水、土壤水及凝结水等); 8、矿业开发、基础工程、地质灾害中的地下水; 9、地下水勘查技术(同位素技术、数值模拟、数字地下水与地下水系统可视化、勘察找水技术和取水技术等);
背景介绍: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简介 1948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八届地质大会上,一些水文地质学家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水文地质协会。 1952年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第十九届地质大会期间,组成了一个临时委员会,主席为G. Drouhin。1956年墨西哥大会期间,出席会议的水文地质学家们成为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的创始者。P. Fourmarier被选为主席。现任主席是美国的Stephen Foster。 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是一个由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交纳会费的非营利的民间学术组织,其宗旨就是通过水文地质学家和对水文地质感兴趣的有关机构间的合作,促进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和水文地质学家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协会的会员不断增加,目前全大约有会员5000多人。拥有IAH会员的设有委员会或工作小组。 另外IAH下设一些委员会和工作组, 如:水文地质制图委员会、岩溶水文地质委员会、矿物及热水委员会、地下水保护委员会、地下水污染编录工作组、地下水质问题早发现新战略工作组、发展中水文地质委员会、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城市地区水文地质委员会、跨边界含水层委员会、坚硬岩石水文地质委员会、含水层补给委员会、地下水和气候变化工作组、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委员会和含水层动力学和滨海带管理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