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国家标准修订 甲醛或面临封杀
发布时间:2017-05-08
K8凯发测试食品安全检测部门了解到,近日在《啤酒》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会议上,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现行的GB4927《啤酒》标准是2008版,其适用性亟须做出调整。此外,《啤酒花》《啤酒大麦》等相关标准也同样存在滞后性,需要及时提出修订计划。”这意味着,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啤酒》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已提上日程。

K8凯发测试食品检测领域机构表示,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食品安全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等37项食品安全标准已于2015年月5月24日开始实施。由于涉及到啤酒工业中的添加剂问题,因此,《啤酒》标准中涉及添加剂的相关方面也将面临修订。K8凯发食品检测机构预测,本次《啤酒》标准修订,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甲醛或被禁止添加
K8凯发测试食品检测领域机构认为,此次啤酒标准修订剔除甲醛可能性极大。

2005年“甲醛啤酒风波”后,相关部门颁布了《发酵酒卫生标准》,增加了对甲醛含量的限制标准,但并未将甲醛明确列为不允许添加的成分。

根据2015年10月已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已经删除了不再使用的、没有生产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过氧化钙、甲醛等。
K8凯发测试食品检测领域机构还指出,在发达,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早就停止使用甲醛作稳定剂。比较而言,因行业水平限制,在啤酒生产中,无甲醛酿造就晚得多。目前,无甲醛酿造工艺这一长期困扰啤酒业的技术瓶颈已被突破,部分厂家已进入生产。所以,研究、生产、销售不添加甲醛酿造的啤酒,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因此,本次啤酒标准修订剔除甲醛极有可能,在此,郑重提醒相关啤酒企业,今后在产品糖化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甲醛用来防腐的工艺可能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区别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的功能
此次《啤酒》标准修订,还将对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的功能作明确区别,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是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防腐剂、增稠剂等,而加工助剂的主要功能是助滤剂、吸附剂、絮凝剂、冷却剂等。如果作为明确区分,有助于企业对食品添加剂作相应调控。

三、进一步厘清啤酒领域相关概念
据《标准》起草工作组统计,目前,啤酒领域现行的标准57项,行业标准43项,已列入国标委修制订计划的标准6项。对于《啤酒》标准的修制订内容,起草工作组表示,将结合《饮料酒分类和术语》标准,进一步厘清啤酒领域相关概念,进一步完善啤酒相关产品的定义。

K8凯发测试表示,新国标的修订出台,对整个啤酒行业而言,意味着行业规则将出现调整。啤酒行业企业应时刻关注《啤酒》相关标准的发布实施,及时调整酿造工艺,更新检测内容,使产品符合规范。

PONYK8凯发测试集团在食品检测领域。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追求,使得PONYK8凯发获得了多项认证机构的食品检测授权,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食品生产企业可持PONYK8凯发测试集团的报告,可直接向相关认证机构申报。

K8凯发测试集团作为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积极开拓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承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具有四部委认定的食品复检机构资质,同时还具备CMA、食品检验机构及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资质。如需了解更多的检测及咨询服务,请拨打集团服务热线400-819-5688。或登录集团网站www.ebishe.com查询。